|
|
|
? |
? |
|
?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為深入貫徹實施《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》,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,探索公民道德教育的新途徑、新模式、新方法,切實增強公民道德教育的親和力、感染力和實際效果,不斷提升市民思想道德修養、社會文明程度和文明城市創建水平,區文明委決定,在全區社區舉辦"明德講堂"。"明德",語出《大學》"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",取認同、接受、踐行和彰顯美德之意。舉辦"明德講堂"目的在于以講堂的方式,教化廣大公民立德修身,培養"愛黨、愛國、愛民,友天、友地、友人,自強、自省、自悟"的現代優秀公民。 關于開展"明德講堂"活動的要求:一是硬件配備。各社區因地制宜,配備"明德講堂"硬件設備。在環境布置上,做到四個統一:統一名稱、統一標識、統一主題背景、統一宣傳廣告語,再適當布置道德名言警句,營造濃厚的"明德"文化氛圍。二是基本原則。堅持以貼近實際、貼近生活、貼近群眾為原則。三是主要內容。以思想道德教育為核心內容,輔之以文明禮儀、心理健康、性格養成、科學生活、藝術修養等理念和知識的普及。四是基本流程。以"身邊人講身邊事,身邊事教育身邊人"為主要形式,每月至少舉辦一次活動,每次時長45—60分鐘。"明德講堂"的基本流程是6+1:即唱道德歌曲、學道德楷模、作自我反思、發心靈感悟、誦道德經典、送吉祥祝福,附加創文知識有獎問答。五是活動目標。與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同步,2012年7月初全區122個社區全面開辦"明德講堂",年內把由區文明辦直接主辦的"明德講堂"打造成為示范講堂,把由鎮街與社區聯合主辦的"明德講堂"打造成為精品講堂,3年內把"明德講堂"打造成為具有明顯香洲特色和區域影響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品牌。 |
|
? |
|
? |
|
|
? |
|